Yahoo + AOL,下一個媒體巨人,還是只是一場美夢


今天讀到NY Times寫到,"Chief of AOL's parent Is Open to Deal",這個時間點也未免太巧了吧。如同上個月初微軟出手想要買下Yahoo,這檔新聞還在炒的時候,現在Time Warner也丟了一個消息出來。相信每個人都已經準備好,看看到底這場線上媒體之爭到底誰最後會搶出。如果認真的讀一下這篇報導。Time Warner的執行長說了,"whatever configuration makes it the strongest and the most valuable.",這個的意思是不是暗示,不一定是AOL去合併人,也有可能是有人來買AOL,或是某種共同合併。不管是怎樣,只是最後是最強的組合,就好。如果過去有注意AOL這間公司的人就知道,這間公司曾經是所謂新經濟的寵兒。單單一間美國線上公司,可以在2000年網路泡沫的時候吃下Time Warner這間傳統媒體公司,在哪時候可是一個超大的新聞。不只是因為一間創業不到20年的公司,可以吃下美國巨人,還創下最高的合併金額,1640億美金。種種的一切都讓很多人感覺到,也許所謂的線上媒體的時代已經來臨了,而所謂的傳統媒體已經是個歷史了。

從2000年後的故事,相信也不需要西恩潘來跟大家解釋,泡沫開始,AOL也跟其他的網路公司一樣,所剩無幾。AOL Time Warner原本的Chairman Steve Case也正式下台一鞠躬,Time Warner的經營團隊正式接手。AOL變成Time Warner下面的一個部門,AOL Time Warner正式改回為Time Warner,新媒體沒有勝利,而是舊媒體學會自己該轉型了。一個很貴的學費,但是至少慢慢的忍回來。但是如果大家觀察過去五年Time Warner的股價,一直都是原地踏步。雖然貴為全世界最大的媒體集團,但是根本沒有任何讓人感到興奮的新聞跟作為。

(過去五年來,看起來Time Warner的股價都沒造成太多的上漲。是因為公司太龐大了嗎,還是太多資產沒辦法創造價值。所以出現了應該把這個集團分家嗎,還是繼續維持下去?)

如果說現在Time Warner的新CEO Jeffery Bewkes手上第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就是如何處裡AOL這個部門。單單從營業額來講,一年還是有超過53億美金,所以不能算是一個完全沒有本錢的部門。但是到底有什麼可以做的,也許在這次Microsoft想要併購Yahoo中,出現了一個新局面。如果Yahoo從被動,變成主動,而進一步跟AOL併購,有沒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線上媒體集團。

如果從財務面來看,不能說1+1會大於2或是等於2,但是至少從現在Yahoo跟AOL去年的營業額來講,會創造一個超過120億美金的新公司。這只會少於Google的160億美金,也會超越微軟的線上收益。以17%的EBITDA去看的話,也許兩間公司的營運都可以多少更有效率。至於可以省多少費用,這永遠都會是合併的一個未知數。每個合併案都喜歡提兩間公司合併後可以省多少開銷,例如Microsoft提出的,合併Yahoo一年可以省下10億美金,但是這些都只是個數字,如果去讀讀看過去的合併案就知道,這個數字永遠都只是一個數字,一直到兩間公司合併真正開始營運才知道。

從現有Yahoo的股價跟市值去看,這絕對是個可行的交易,但是到底對於現有的業務有什麼幫助。例如AOL現有的930萬連線客戶(AOL靠所謂的ISP起家,到現在還有很多客戶),Yahoo有什麼辦法可以跟其現有的會員交叉行銷,而且搞不好這些客戶已經是Yahoo的會員了。Yahoo News 跟 Finance已經是現在線上新聞的第一位,AOL Finance也慢慢的追上來了,但是把第一位卡到對於兩間合併公司的好處會是,資訊提供者,更多的眼球,還是更高的廣告收益。看起來這些都可以達成,加上Time Warner的支持,也有機會可以創造AOL Time Warner沒有成功的地方,真正的結合線上跟傳統媒體。

如果Yahoo不願意繼續跟Time Warner談,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嗎,News Corp? 但是眼尖的人一定讀到兩天前Rupert Murdoch跳出來講他們不願意跟Microsoft競爭Yahoo,因為兩邊的實力差太多了。(這個意思是說手上的現金,微軟手上的資金真的太龐大了,加上其公司股票市值,沒有多少公司可以跟他競爭。當然啦,以Rupert Murdoch這種老狐狸來講,所有的話都應該要打折才可以相信。)。如果說New Corp./Fox不願意來跟Yahoo合併,那剩下的選擇真的變的更少了。因為看起來檯面上,除了所謂的私募基金,其他可能很少有哪麼大的實質利益。加上從併購觀來講,策略型併購通(Strategic Buyout)常都願意付比較高的價格,相對於財務型併購(Financial Buyout),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所謂的白騎士(White Knight)來解救Yahoo,剩下的就只有等著被Microsoft吃下來了。

如果真的讓私募基金,又願意花多少錢呢。單單看Yahoo的EBITDA 40億美金好了,多少的Multiple才算是合理的價格,5倍,8倍還是更高。如果要到微軟提供的價格,代表需要到最少10倍以上,如果說未來五年後要出手,又要增加其EBITDA跟Multiple,相信如果在網路或是科技業的人都知道,這樣的規模要產生這樣的效應不是哪麼的簡單。也就是說,LBO的買低賣高模式,如果從微軟的價格開始起價,要搶不是想像的哪麼容易。也許這就是策略買家跟財務買家的差異吧,因為對於私募基金,如何讓其投資案賺錢才是重點,所以不太可能會付出所謂的策略溢價的可能性。

回歸到剛剛講的Yahoo吃下AOL,西恩潘在這裡講的容易,現在可能不知道有多少顧問,投資銀行家,律師,會計師正在看可不可能,因為一個這種規模的併購案,不是幾個老闆拍板定案就可以了。但是有時候感覺這種國際公司講的數字,真的很可怕,幾十億美金或是幾百億美金像是去買汽車一樣,研究研究就可以開價了。大家談一談就準備來做交易。當然啦,很多管理階層是沒什麼差啦,因為公司是屬於股東的,也不能算是他們自己的,如果搞不定,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這也是公司治理出現的一個問題,也算是西恩潘下次想要寫的文章,到底什麼公司模式才會保障到所有權益人的利益。

(這個表西恩潘之前好像已經放過了,如果大家可以看到,其實Google,Yahoo跟MSN真正的預覽人是差不多的。但是看起來Google似乎比較成功的把這些人數換成收入)

寫到最後,其實今天想要提出的就是,看起來Time Warner已經放出了消息,暗示其實如果有人要來找他們合作,一切都好談。但是檯面上真正能夠合作的人也就只有那幾間公司,Google,Microsoft還是Yahoo,搞不好最後News Corp跳出來來整合所謂的傳統媒體公司也說不一定。創造另外一個新勢力,傳統媒體現代化的可能性。其實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地方,因為單單AOL現在的營運模式,其實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公司。至於到底最後會不會出現一個新的媒體巨人,大家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相信這個併購案,如果真的成的話,應該會是今年最有意思的商業新聞之一吧。不管怎樣,最後是誰拿下了Yahoo這間公司,應該都會改變人對於網路跟媒體的看法。其實如果真的要去檢驗的話,在20年前還沒有所謂的網路的時候,我們應該不會這樣的討論這一件事情。如果缺少網路這塊,Microsoft只是一間軟體(軟件)公司,Google只是一間搜尋/廣告公司,而Time Warner就是一間媒體公司。其實每個人都算是在自我產業裡面的龍頭,井水不犯河水。也因為網路的開始,導致所有的產業都已經跟這個所謂的互聯網產生關聯性。似乎每個產業都跟這個科技連連相關。也許下一次西恩潘該去寫有什麼最不可能跟網路相關的產業都多少會跟網路搭上線也說不一定。

(圖片來源: www.lockergnome.com)

(註)
今天早上在找資料的時候,突然看到紫妹上線所以跟她稍微聊了一下。如同過去我們兩個人的對話,又是有關叫我幫她推薦新的數位像機。如果不了解我們兩個人的對話模式,給個例子好了。還記得前年我們談到雪胎(她住在多倫多),她跟我講8種輪胎叫我幫她看。認真跟單純的西恩潘如同過去一樣,幫她好好的看了八種雪胎的規格跟品牌。最後想了一下,查好資料,我推薦了兩種給她。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她選了另外六款之一。直接把我推薦給她的刪掉。這就是我跟紫妹的模式,我還可以提出很多案例,例如車子,數位像機還有去哪裡玩,沒有一次參考,但是每次都會問我。

這次,也不例外。

「西恩大哥,我正在想該買哪台數位像機,有一點想買G9」她跟我這樣說著

「我上次不是跟妳說G9太大台了嗎,去玩很不方便。」

「但是你講的Canon SD系列不好看,我想要買T70加G9。」(Sony T-70 + Canon G9)

這時候的我已經有一點傻眼了,因為我上次推薦她T70她又說拍出來的照片不好看。G9又太大台不好帶,因為她最近要去歐洲玩。

「但是妳哪樣好帶嗎,兩台,而且G9蠻大台的。我個人建議是去玩不要帶太大台,只是我的個人建議。」

「Ultra-compact的像機拍起來不好看,沒有像G9拍起來哪麼好看。」

「我當然知道啊,那DSLR不是拍起來更好看,買G9不如去買D400。技術還是最重要啦,妳看我拍的還不是好好的。有時候趴趴走方便最重要啊。」

「你都只有拍人跟食物,看不出來啦。」

這個小妹妹直接藐視我的拍照技巧,哪麼多風景照,但是既然講我只有拍食物跟人。天啊,她是皮癢了還是怎樣。

「妳再去看看,我拍了哪麼多的風景照。隨便妳啦,妳要買G9或是T-70都可以。我沒有意見。」

如果西恩潘沒有猜錯,最後應該還是會買Canon SD系列,但是很難說。但是我可以知道,應該不會買我推薦的。

知道以上是個很無聊的故事,但是只是想要分享,有時候大家都大人了,自己決定最重要。因為不管其他人怎樣去推薦,用的人還是自己。所以當你到處問人的時候,有時候自己想一想,對方跟自己的用途是否一樣,喜好度是否一樣,不然問也是白問。相信你我都不喜歡浪費別人的時間吧。

留言

  1. 相機的好壞,雖然對照片呈現有所影響,
    但,我覺得,
    你看這世界的角度,你想呈現的情感,
    遠重於,pixel所能傳達的。

    回覆刪除
  2. Alice,說對了。其實到最後還是看自己拍照的技巧,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感覺放到裡面。

    現在的數位相機其實再電腦上面已經看不出差一了,剩下的只有技巧跟取景的差異。

    現在回想起來,西恩潘以前哪台300萬畫素的相機拍的照片也不輸現在全新的相機。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