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春天來了, Tesla Motors?

近幾年當西恩潘在跟自己的朋友聊天聊到汽車或是相關產業, 我個人對於汽車產業再過去一百年的進步真的感到很驚人。 西恩潘講的不是好的驚人, 而是汽車產業怎麼可以在過去一百年沒有太多特殊的改變。 不管是福特的T型號, 或是賓士的第一輛汽油車, 汽車產業都的模型一直以來都是走, 四個橡膠輪胎+一個汽油引擎。 不管你是哪個品牌, 最後的產品都是這樣。也許也就是這樣的成功, 所以世界的汽車品牌從來沒有想要改變。 也或是過去汽油隨手可得, 所以沒有必要改變引擎。 如果把汽車引擎放到現在IT世界裡面, 那大概唯一可以相比的就是CPU吧。 有時候我也在哪裡想一想, 到底80年後人類還會不會用矽來當原料還是已經想出新的材料了。

我也不是故意要廢話那麼多, 其實今天想要寫的就是有關電動車在全世界到底有沒有市場。 單單看美國, 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 (幾年後應該就換成中國大陸)。 GM, Ford, Chrysler(美系品牌), Toyota, Honda, Nissan(日系品牌), 在這六大品牌的環繞下, 每間公司最好賣的產品還是屬於汽油引擎汽車。 雖然說最進幾年每個公司都很認真的的發展不一樣的科技, 例如最成功的Toyota Hybrid, GM跟Ford的Fuel Cell, 或是Nissan的Clean Diesel。 但是看起來除了Toyota Hybrid真的已經看的到市場接受, 其他的還是紙上談兵。 如果單單從策略面來看, 是因為也許這次的轉移會改變整著汽車業的生態, 還是所花費的投資報酬太低, 或是技術始終沒辦法突破。

不管是怎樣, 這些汽車品牌都了解到對於未來的高油價, 如果可以找到一個替代方案, 汽油引擎的吸引力將會高高的降低。 如同剛剛提過了, 現在北美或是全世界最成功的還是Toyota Hybrid科技, 如果你有開過或是乘過, 不得不否認真的設計的很完美。 很少車可以開到完全聽不到引擎聲。 所以最近在美國電視上面常常會開玩笑說安靜到不知道引擎有沒有發動。 雖然Honda跟Ford也開始進入這塊市場, 但是短期內可能還是會由Toyota來主導這個市場走向。

但是這種電混油式的科技, 還是需要用到汽油。 隨然已經可以算是一種很科技的進步, 因為如果你認真的注意這種科技, 光是要怎樣調整電跟油的配合度就已經是一種很突破。 但是如果你計算過電油混合車的售價跟你能夠省下來的油錢來說, 最少要開7年以上才有辦法把哪個價差從油錢省回來. (很多專家已經做過這個計算, 連我經濟學教授也都做過類似的計算)。 所以才會有很多專家提出到底買電油混合的車有沒有經濟效應, 還只是人因為對於環境改變而感覺罪惡才買這樣的車。 如果只是這樣子的話, 那電油混合對於整體汽車產業的影響可能沒有想像的哪麼大。

也許就是因為高油價的時代來臨, 或是人對於環保的認知, 還是科技的進步。 對於矽谷的創業家來說,過去電動車只是一場夢。 更何況是創造自己的電動車品牌。最近在矽谷最熱門的公司之一絕對是Tesla Motors,一間由矽谷創業家創業的電動車公司。單單介紹的網站跟所發出的新聞就感覺到背後的投資者跟創投應該蠻會行銷的。也許就是需要切割這台車的市場,所以推出了一台兩人坐的跑車。但是看到整台車的設計跟規格真的很吸引我,0~100KM在四秒以內而且135MPG. 天啊 這是真的還是一堆創投酒喝太多在哪裡做白日夢. 雖然說價格定在USD100,000左右, 但是如果這台Roadster真的可以達到這間公司開出來的規格, 那也於對於現在跑車廠的一種創新的挑戰.

單單看到這間公司後面的投資者都是大有來頭, 創投基金有Vantage Point Venture Partners, DFJ, JPMorgan跟其他幾間矽谷的創投. 單獨的投資者有, Elon Musk(Paypal創辦人之一), Jeff Skoll(Ebay第一號員工跟我的UofT學長), Google的Larry Page 跟 Sergery Brin, 還有很多加州成功的創業家. 單單看到哪個投資名單, 就已經很嚇人了. 這樣的背景, 也可以看到似乎大家對於這樣的替代汽油引擎技術賦予極大的期望. 很可惜的就是, 原本預估在今年第四季推出的Tesla Roadster也因為量產的問題而要往後推到明年的第二季. 而在這季的時候也換了一個新的執行長, 代表這間公司現有的營運可能有出現問題.

但是西恩潘今天在思考的就是, 如果Tesla真的有這樣的電動車引擎科技可以替代汽油引擎, 而且可以準確的大量化. Tesla未來可以走的路為如何,

1. 創造自己的汽車品牌
在過去幾年裡除了中國的汽車品牌有自創以外(因為有很大的內需市場), 在其他的市場很少看到有新品牌的出現. 即使中國有哪麼大的內需市場, 真正比較有聽過的品牌也只有奇瑞也許比亞迪可能比較常聽到. 其他有太多太多的品牌根本就是除了中國以外大概都沒什麼人了解. 看起來Tesla Motors也是想要在北美走出自己的品牌, 但是這間公司有多少的資本可以玩這樣的遊戲, 整個供應鏈加上售後服務在美國的開銷絕對不是其他市場可比的. 以矽谷創投的玩法來看我不認為會把Tesla放在小而美的市場, 應該會想要走爆發力十足的曲棍球曲線的市場.

2. 授權給現有汽車大廠
以過去的經驗來講, 這種模式可能是最常被使用的. 例如我曾經寫過的溫哥華燃料性電池大廠Ballard Power就是跟其他大廠合作來作引擎開發("原來水也可以拿來當電池原料"). 隨然現在還看不出來很好的業績, 但是透過這些大廠對於汽車開發的經驗來講, 所需要投入的資金跟人力可能可以減少. 而且可以利用權利金的方式來授權. 如果Tesla Motors真的如同自己講的哪麼神的感覺, 那我看可能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策略來推這個技術.

3. 賣斷技術或是策略交易
授權給不同的廠牌可能會造成市場廝殺競爭, 也許最後就是跟某個大廠談判說買斷這個技術. 但是要評估這個科技的價值可能會是一個很難做到的事情. 電子引擎, 畢竟還是一個很嬰兒的技術. 如果說哪個大廠一不小心花了一大筆鈔票或是股票, 也許過幾年就被淘汰了. 雖然汽車產業已經很習慣了這種風險, 但是在這麼高度競爭的環境下, 還是需要格格小心.

不管Tesla Motors往後要怎樣走, 應該都會在這個電動車的市場造成一股轟動. 我不是說這間公司一定會成功, 而是這些投資者最後不是最大的贏家, 不然就是投資的一場永遠不能圓的夢. 對於消費者而言, 如果有未來有更好的替代品, 那何嘗不是件美事.

(Tesla Roadster圖片來源: Tesla Motors)

(Model T圖片來源: Kent Library, Southeast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註:
剛剛跑去華碩的服務中心把我的A8筆電送修. 不是說我不挺國貨, 只是這個品質真的有一點差. 西恩潘忍了好久真的要把這台拿去送修了. 最近還在看新的筆電, 想說買台Toshiba或是看看那個品牌. 如果有人要跟我推薦Sony, 我也知道VAIO不錯. 但是對於西恩潘完全沒工作的人來說, 其實可以用就夠了. 上網打部落格跟看電郵, 我相信文書處裡也用不到太多的效能. 唯一可以比的可能就是外觀. 只要不是太難看我都可以接受.

這篇部落格一半是用現在這台HP打的, 老實說有一點難用. 可能還不習慣吧. 也許用了幾天後會慢慢的開始習慣, 但是在哪之前真的感覺這好難用啊. 已經快要抓狂了, 光是要打完這篇部落格已經花了比平常還要多一倍的時間. 但是已經開始慢慢的克服了這個問題, 相信明天的部落格應該會比較容易寫完.

中午跑去吃了摩斯漢堡, 也真的很久沒有去吃了. 閱讀了一下貼在旁邊的熱量表, 我才發現原來摩斯真的比麥當勞或是漢堡王還要低卡跟健康. 前題當然是這寫登出來的資訊是正確的. 下次再來分享一下米漢堡的不同. 相信有吃過的人就知道米漢堡是什麼, 但是很多外國朋友都對米漢堡感覺到好奇. 所以一定要分享一下這樣特別的產品.

留言

  1. 汽車產業主要還是在引擎技術的問題吧!這幾大廠壟斷的引擎技術的話,我想小廠很難殺出一條血路,台灣就一直沒有辦法這樣做。

    ASUS筆電算台灣還OK的啦,不過A8是個很大的筆電,哈哈,我推薦去買Compaq,最近HP Compaq品牌改造,感覺還蠻不錯的!!那天才跟朋友去幫他選了一台呢!!

    回覆刪除
  2. 我相信台灣的廠商應該沒有辦法做出這樣的技術.上次有看到東元要跟裕隆合作,但是應該只是一個起頭.可能要吸引外國的汽車人才也許有辦法給台灣一個起頭.

    A8用起來還可以但是外殼的問題很大. 如果有人想要去買A8我勸你最好不要不然會有買了白買的感覺. 用到最後自己很不爽.

    回覆刪除
  3. 没想到有人敢一下子就要用这样的技术去造跑车呢,无论成功与否,这个绝对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但搞不明白是怎么跟porsche谈拢的呢?
    Honda的FCX FuelCell车也说是明年要出来了,这个已经在多个show上展示过,估计应该不会跳票。不少人也正在到处查探,看看北美哪里有秘密修建的加氢站...
    理论上来说,如果Tesla也用氢电技术的话,要实现跑车的性能,估计要额外设一个纯氧反应装置。

    回覆刪除
  4. Tesla使用的應該是電子式的引擎. 所以需要在沒電的時候充電. 單單看這台車的性能真的很棒,但是不太確定到底可不可能造出這樣的量產車. 我相信這應該是關鍵, 到底能不能夠把這種技術大量化.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